两会凤向标|2017年,青岛人这21亿元药费是怎么省下的?

2018-01-12 23:13 凤凰网青岛综合
  • T大

在刚刚开幕的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青岛市市长孟凡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涉及养老、医疗等多个方面。在医疗卫生这一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已纳入新一线城市的青岛,正用智慧破解医疗难题,用实干惠及百姓。

作为一座大型城市,青岛不仅承担了诸多国家战略和经济领域改革的重任,也承担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路的重任。那么,今年这份两万字左右的报告中,哪些内容与医疗有关?2018年青岛市医疗发展重点和目标是什么?

2017年青岛医疗成绩瞩目

青岛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锡祥

笔者从两会报告中了解到,2017年青岛八医东院区开工建设,市立医院东院二期、青大附院动员病房楼主体完工,新建16个院前急救站。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为群众节省药费21亿元。生育政策稳妥落实。养老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新增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11家,建成10处失智老人照护示范中心,市社会福利院、青岛优抚医院、市儿童福利院改扩建工程和市老年活动中心主体完工。

青岛八医东院、青岛市立医院东院二期项目建成后,不但可以大大缓解院区的就医压力,还能让到新院的病人享受到更国际化、高水准的诊疗服务。笔者了解到,近年来,为了解决床位少、看病难等问题,青岛已建成或开工建设一批大型医疗机构,初步预计:未来三年,青岛每年都将有新医院建成。

回看2017:

青岛人这21亿元药费是怎么省下的?

2017年,青岛市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为市民节省药费支出10亿多元。另外,为进一步降低药品采购价格,所有公立医院药品均按全省中标价从省药品集中采购网采购,药品中标价格平均降幅超过15% ,全年又为青岛市民节省药费支出10亿多元。参照药品集中采购模式,对在二级以上医院使用的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高值医用耗材实行网上集中采购,采购价格平均降幅20% ,每年可为市民节省医用耗材支出1亿元。通过取消药品加成和网上集中采购,每年可节省药品、医用耗材支出21亿余元。

回看2017:青岛CPI总水平上涨2% 

医疗保健涨幅最大

2012年8月李群明确提出要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的问题。在这方面,青岛已经全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真正让群众得实惠。2016年,57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部展开,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规范药品集中采购,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首次出现双下降,共为群众减少药费支出14.69亿元。组织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集中采购高值医用耗材,减轻群众负担5040万元。

2017年,青岛市CPI同比上涨2%,其中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分别占1.5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主导CPI。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七涨一跌”,其中医疗保健类价格涨幅最大,为9.6%,拉动CPI总指数上升0.7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类对CPI的贡献率居八大类之首。笔者了解到,2017年市卫计委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全市57所公立医院进行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降低检验检查价格。

医疗保健CPI的走势反映了全国医改的落地情况,目前的走势说明在全国加速落地,青岛医改也在加速落地。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青岛医改为何能成功突围?

回看2017:青岛医改如何成功突围?

因素一:医疗人才引入

在2017年,青岛市卫计委评审出新一轮青岛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和优秀人才,包括A类重点学科6个、B类重点学科68个、学科带头人64人、优秀青年医学人才103人。

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6个全球知名医学中心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引进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同哈佛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华大基因等34家高端医疗机构开展项目合作,引进2名院士、133名高层次医学人才、832名医学博士硕士,43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百强榜,使青岛医疗服务提质升级。

笔者了解到,智慧医疗是今后医疗的发展方向。2017年,青岛37家医疗机构实行提前、延时和错峰门诊服务,3.5万人次群众享受了减免费用服务。并且推进智慧健康·信息惠民工程,全市大型医院均实现了诊疗“一卡通”,为400多万市民提供了医院见无障碍预约挂号、诊间缴费、检验结果互认等服务,让青岛人看病就医更便捷。

青岛正以全周期全方位服务和保障人民健康为己任,不断突破改革,创新改善服务,推进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十大工程、十大行动,努力推进健康青岛建设。把青岛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宜居宜业。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涉及生命与健康的医改,只有把宏观到微观的方方面面理顺了,才能释放出更多的活力。那么,进入2018年,青岛市医疗发展重点和目标是什么?2018年青岛市又将如何发展医疗业呢?

展望2018:建设健康青岛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2018年青岛将“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不断改善民生工作、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此,2018年青岛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努力使青岛人享有更好的保障和福利。2018年将推广社保卡“一卡通”。提高居民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和保障待遇。健全长期护理保险保障制度。扩大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二是努力使青岛人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实施健康青岛2030 行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规范医联体建设, 推进分级诊疗,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10个重点医疗项目建设, 积极引进高水平医院。实施“ 互联网十健康医疗” 行动, 促进群众就医便利化。

新建18 个院前急救站。做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全国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市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建立养老综合服务互动平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 开展妇幼健康、孕前优生等12 项免费服务, 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加强重症精神病患者集中收治。 

当今中国,先进的教育、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许多二三线城市面临教育、医疗资源急缺的重大难题。行百里者半九十。2018年青岛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的医改,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相信青岛会在医疗领域下大力气,通过不断探索,助力提升这座城市的宜居指数,让青岛人民“老有所医”,让“东方瑞士”的称号享誉全国。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