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探| 中国第五个直辖市是青岛?

2017-03-22 22:35 凤凰青岛
  • T大

直辖市是许多国家的最重要省级行政区,“直辖市”是所有城市梦寐以求的称谓,因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称谓:直辖市直接由中央管辖,是国家的最重要省级行政区,成为直辖市意味着将成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城市,并且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

目前中国共有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进程的变化,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需要更多数量的直辖市来带动区域发展。从而“成为直辖市”变成了深圳、广州、西安、南京、武汉、青岛、厦门等城市的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曾在民国时期圆梦直辖市,未来作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城市,青岛是否会成为中国的下一个直辖市?成为直辖市的条件又是什么?为何众多城市都对直辖如此钟情?

 

所有城市梦寐以求的称谓

什么是直辖市?

直辖市是许多国家的最重要省级行政区,是直接由中央管辖的建制城市。直辖市往往需要较多的居住人口,且通常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上具有重要地位。

直辖市的城市定义

直辖市作为行政单位,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定义。基本的定义是,一个普通的行政单位,面积可以小至一个人民政府、一个市、一个镇、甚至一个村。不过对于多数国家而言,直辖市最基本要有自己的选举机制,从而选出直辖市的领导人。 中国的直辖市与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一样均为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因此行政地位与省相同;但是管辖区域与地级市相同,管辖区、县、自治县等。

成为直辖市应具备的条件

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经济政治优势。在国内主要城市中经济体量靠前,直辖后能够辐射、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且应与原有直辖市保持一定距离。

新时期的中国直辖市、诸如京沪都是上千万人口的体量,且是所在区域最大的城市,因为密度人口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

非省会城市优先考虑,且城市和人口规模经济体量综合实力等超越所在省省会城市,长期居省内第一位置,例如重庆市。

省会直辖后本省它城有能力肩负省会职责。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至少达到自足水平,便于往后政府调控。

尽量不破坏所在省的行政版图

目前,中国共有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其市领导属于正省级,即正部级干部。

为何众多城市对直辖梦寐以求?

不可否认,直辖带来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的经济繁荣、城市品牌提升、高端要素集聚。如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等,而可使其在区域竞争发展中有着天然优势、有利位置。

特别是近年来天津、重庆,在巨额贷款与投资、重大产业项目选址与发展、重大交通设施布局与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政策宏利。与此同时,北京因其首都的地利优势,集聚了全国最高、最多行政资源,使其成为央企总部的首选地,享受了分布在全国各地分公司、子公司的税收资源;上海因其“四个中心”的地利优势,汇集了全国主要的金融资源及其创新试点特权。

之所以谁会成为第五座直辖市会成为官方、民间共同感兴趣的八卦,根本原因在于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实现了飞跃性的跨越与变化。

 

一是政治待遇上,城市“一把手”享有更多行政资源与影响力,来优先配置诸多市场要素。

二是规划权限上,一方面直辖市享有省级经济社会规划权限,不再受制于原省委省政府,另一方面因直辖市的政治地位实际上高于省区,其实际获得的规划优先、政策倾斜、项目照顾等优于省区的,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大力精简和下放行政审批权,但核心的、含金量高的精简或下放甚少,规划优先权仍是金贵的。

三是税收征收与转移上,重庆市不仅基本不向中央上交税收,相反每年还可从中央政府获得大量的转移支付,从而其实际可支配财力已大于周边省份,而直辖前重庆可支配财力仅约四川省的10%。

四是经济发展上,重庆市在直辖前虽亦大城市,但其经济总量、人均GDP及其城市吸引魅力等,都远不如成都市,而近年来重庆经济增速居全国首位,经济总量已超过成都,在重大产业布局与培育上已处于上风。

五是城市品牌上,重庆直辖前,成都是当时的西南之都,重庆和昆明、贵阳等一道是其小跟班。直辖后,重庆与成都在争夺西南之都上已占有诸多优势,包括已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知名度提升、美誉度打造上。

什么样的城市才能成为直辖市呢?

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后,不少城市一直都有直辖的呼声,这其中,深圳、南京、西安、青岛、武汉等城市呼声较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城市直辖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专家的说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增设直辖市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不过是否增设,国家会综合经济、人口、面积、区位带动、社会政治各方面的因素来考量。在这其中,经济仅仅是一方面,直辖市更多的要考虑政治管理和社会发展的因素。

 

以这几十年唯一增设的直辖市重庆为例分析。首先,在直辖前,四川人口超一亿,是当时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土地面积超过56万平方公里,从行政管理角度上看,确实有拆分的必要。

其次从重庆自身来讲,直辖前重庆就是与沈阳等城市并列的大城市,直辖前是中西部唯一一个不是省会的副省级城市。再次,当时重庆与成都GDP相差不大,重庆直辖后还有成都支撑四川经济格局,重庆的高教、医疗资源不错,成都这方面的资源也不差。

此外,在地理区位上,老重庆偏居四川东南部,也便于区划的调整,直辖后可以带动川东南区域的发展;当时直辖市主要在华北和华东,中西部一个都没有;国家启动三峡建设,重庆承担上百万的移民重任。各方面因素综合考量,重庆直辖也就顺理成章。

以这些因素作为参照,我们来看看传闻中的城市有几多胜算吧。

武汉

武汉的有利因素在于中部崛起需要龙头带动,中部尚无直辖市,武汉是传统的十大城市之一,而且是九省通衢,最具实力;武汉地处湖北偏东,利于区划分割。不过,要想成为直辖市,经济太弱、太强都不行,尤其是当该市占全省比重太高的时候,这种阻力就越大。目前中西部省份中,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省份都只有一个核心,就是省会城市,几乎全省最好的教育、医疗资源都集中于此。以武汉为例,该市GDP一度占湖北省将近40%,税收占比更高,并且还集中了几十所本科院校。若是武汉变成直辖市,武汉发展的确会加快,但湖北其他城市宜昌、荆州、襄阳都不具备成为省会的条件。

西安

西安的情况也与武汉类似,而且西安位居陕西正中,直辖后不利于区域调整;更何况陕西常住人口不过3700多万,完全无拆分之必要。陕西省政府参事、陕西社科院区域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张宝通此前曾分析指出,省会城市把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金融、商贸、交通整个资源都占了,一旦直辖,数十年积累的资源就被省会城市部分人占据,省里本来需要支援的地区就失去了这些资源,根本无法发展。

由此看来,省会城市直辖的可能性比较小,可能性比较大的还是那些人口多、经济总量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大城的城市,例如深圳、苏州、青岛、大连、厦门等。

深圳

深圳确实具备作为直辖市的各种条件,并且华南地区一直没有直辖市,广东人口过亿,深圳划分出去了还有广州支撑。不过由于旁边已有香港、澳门两个省级行政区,再增设直辖市,对促进粤港澳合作以及珠三角一体化是利是弊尚难判断。

青岛

反观青岛,在所在省份中无论是区位还是经济都相对自成一体,而且还都是非省会的副省级城市,具备直辖的基础和条件。尤其是青岛,目前山东人口9000多万,拆分相对也有必要。

成为直辖市的三大要素,青岛具备吗?

中心性

成为直辖市的城市首先要具备“中心性”,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科教以及国际交往中心,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反观青岛的城市定位,在国务院批复的青岛2011-2020城市总体规划中已明确。青岛将以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为目标,将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和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

交通布局

成为直辖市的第二个要素就是交通布局,北京、上海均有双位数的地铁线,轨道交通发达,航空方面,均有4F级国际机场,具备国际门户的属性。

地理区位绝佳的青岛除了较为发达的海上运输优势外,青岛大交通建设成果也在不断展现:到2020年会有18条地铁全线开通,新机场航站楼主体结构完成近半,青荣铁路通车实现一小时半岛生活圈……

根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的交通规划图可以得知,青岛未来的交通将是一个包含海陆空的大交通格局。目前,具有战略性的海底隧道,跨海大桥,青岛北站等已经投入使用,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完善的轨道交通,以及海陆空于一体的对外沟通方式也将一一呈现在人们面前。

航运方面,从2011年纳入国家规划,到2016年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预计2019年完成建设并启用),青岛胶东新机场项目总投资超过400亿元。要知道这样级别的机场,放眼全国只有北上广才有如此规模的国际机场,其建成后对城市“中心性”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助力。标志着青岛国际化地位大幅提升。

青岛新机场

 

按目前计划,青岛新机场启动后,流亭机场会停止运行,但仅仅是目前的计划,未来青岛市仍有机会调整原有计划,保留流亭机场,从而实现青岛双机场的国际化布局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的青岛,拥有多个深水良港,是中国北方最具吸引力的港口城市,青岛的港口经济发展迅猛。2016年7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同意山东青岛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的批复》,这标志着青岛的董家口港拿到了走向世界的“国际通行证”,为青岛逐梦世界级港口、发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和支点作用,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港区已建成泊位26个,年吞吐量过亿吨,港区内40万吨级矿石码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矿石接卸码头,配备了4台世界上最大的卸船机,单机单爪装卸量80吨,每小时装卸效率可达3500吨。新机场和董家口港为青岛逐梦世界级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创造了良好条件,为这座城市蜕变国家中心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城市规模

人口数量是衡量城市等级的重要指标。据青岛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青岛市常住总人口达920.4万人。

此前青岛发布《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人口规模控制在1200万人以内,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610万人以内,率先成为山东省首个特大城市。

经济发展方面,2016经济总量达到1.01万亿人民币,成为全国第12个跨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也是中国经济总量前三位的山东省唯一进入万亿元俱乐部的城市。

 

青岛or深圳,谁会成为下一个直辖市呢?

每个大城市都有一个直辖梦。据社会科学报报道,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发布报告表示,应首先考虑在一些双中心的省(区)设直辖市,例如青岛、深圳等。那么,青岛和深圳谁会成为下一个直辖市呢?

深圳成为直辖市的问题不在于城市发展,这座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迅猛,不出意外在明年GDP将超过广州,雄踞全国前三,但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将承担对接香港的重任,且本身特区的属性,换句话来讲,深圳得到的政策红利已足够多,城市发展成绩斐然,直辖意义不大。

反观青岛,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发展领域百花齐放,GDP体量已迈入万亿大关,自身又拥有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半岛蓝色经济区“龙头”等重要城市定位,以及附带的政策红利,具备更进一步的基础。但目前的问题是城市发展还不成熟,“三城联动、拥湾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还处于初期建设阶段,交通规划虽然很宏大,但眼下仍处于只开花未结果的状态,加之人口总量的不足,这都是青岛未来需要重点完善的功课。

不管青岛能否成为直辖市,只要让所有青岛居民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真正获得在青岛的宜居幸福感,这才是青岛城市发展应努力的方向。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