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10%!刘建军出任市委书记的胶州,目标定了!

2020-03-08 23:18 凤凰网青岛综合
  • T大

2020年,承载国家战略和交通枢纽定位的胶州,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3月8日上午,胶州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会上,青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伟宣布山东省委决定:刘建军任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 

对于胶州这个代管县级市来说,青岛市委常委空降“胶州市委书记”,这在过去并不多见,这恰恰也表明了胶州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那么,迎来新书记的胶州,未来究竟会如何变?

刘建军任青岛市委常委

胶州市委书记

3月8日上午,胶州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会上,青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伟宣布山东省委决定:刘建军任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

官方履历显示,刘建军,出生于1968年9月,山东高密人,出生地山东青岛,198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工程硕士学位。

刘建军在青岛任职多年,曾历任青岛市建设委员会城市建设管理处处长;青岛市李沧区副区长;青岛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青岛市北区委副书记、区长;青岛市北区委书记、党校校长,青岛国际邮轮港管理局党组书记;青岛市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等重要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刘建军主政胶州,还拥有青岛市委常委的身份,此前以青岛市委常委兼任区市“一把手”的,只有西海岸新区。1月23日,孙永红正式出任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黄岛区委书记,而西海岸是国家级新区,全市经济“龙头”区市,全区GDP占全市30%。这意味着胶州未来发展,将在青岛市层面,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与利好政策倾斜。

担任青岛市副市长期间,刘建军分工如下:

负责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园林和林业、地方金融监管工作,负责公积金工作,负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机场建设管理、青岛国际邮轮港建设管理工作,负责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

2020年1月5日,刘建军出现在山东省委组织部公布的任前公示中,其中提到,刘建军拟任设区市正厅级领导职务。伴随此次履新,刘建军的去向终于确定。

刘建军表示坚决拥护和服从省委决定。他说,胶州历届班子团结进取、创新发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全国县级市(县)第一名成绩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是“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

到胶州工作、做一名胶州人,既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也充满信心。

之所以说使命光荣,是因为有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有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有运行等级最高的4F级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有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如此多的国家战略优势、资源禀赋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在一个县级市叠加,让胶州有了更多“硬核”力量。

之所以说责任重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GDP统一核算改革对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胶州能否继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群众充满期盼。

之所以说充满信心,是因为当下的胶州有一支水平高、素质好、干劲足的干部队伍,还有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

使命、责任、信心,相信胶州的未来会迎来一个不一样的变化。

胶州发展有何优势?

胶州市与“一带一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公元623年唐朝在青岛胶州湾北岸设立板桥镇,开启了我国与东北亚国家海上贸易的大门,“海上丝绸之路”北线从这里起航;到了宋朝,又在此设置了北方唯一具有海关职能的“市舶司”,随后板桥镇发展成为与广州、杭州、明州(宁波)、泉州并列的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海关重镇。1987年在青岛地区率先撤县建市,是山东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截至目前,胶州市拥有四大“国字号”发展平台和一个省级发展平台,分别是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级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和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总面积约235平方公里,可为各类要素集聚、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会议指出,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一年多以来,上合示范区借助示范区所在地胶州的海陆空铁多式联运优势,跑出了新速度。

2020年1月19日上午,在山东省两会青岛代表团媒体开放日活动上,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谈及上合示范区建设时说道,2019年,中央高起点谋划青岛上合示范区先行示范,“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被进一步坐实。这一年,青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站在了中国开放发展的最前沿。

2019年1-11月,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3%,其中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增长15.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长28.1%,需求只增不减。

项目投资方面,截至2019年底,上合示范区共签约60个大项目,总投资469亿元,储备重点在谈项目53个,总投资1078亿元。这些新引进的项目和企业,已经伴随着开工和建设为青岛带来了看得见的成效,上合示范区正在推动青岛国际物流、现代贸易、产能合作与双向投资、商旅文交流的发展。

今年3月3日,在青岛举行的“全面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誓师大会”上,围绕2020年各区市经济发展目标,市长毕维准更是代表胶州做出了表态。

胶州2020年GDP目标增速10%

在3月3日上午举行的青岛市全面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誓师大会上,胶州同崂山、城阳、李沧一道,成为确定2020年GDP增速10%目标的四个区市之一。

期间,胶州市长毕维准表示:“争取使胶州今年的投资达到25%以上,GDP增长1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胶州市(王昭脉摄)

对于如何谋定胶州的未来,刘建军表示:“接下来,面对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胶州将结合十五个攻势,统筹抓好复工复产、双招双引、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消费、营商环境、流程再造、制度创新等各项工作,全面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其实对于胶州的优势与底蕴,刘建军可谓十分熟识。在其担任青岛副市长期间,职责分工就包括负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机场建设管理。而这与目前正在建设新机场和地铁8号线的胶州,联系密切。

纵观目前胶州的发展构架,生产企业与房地产依然左右着城区经济的命脉,而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和围绕新机场建设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则是胶州未来发展的重要倚仗。

正如刘建军所说,到胶州工作、做一名胶州人,既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也充满信心。接下来,迎来新主政者的胶州,2020发展轨迹究竟将往何处去?我们共同期待。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