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 英才聚力|“政能亮”青岛高端沙龙闪耀李沧

2018-01-05 17:32 凤凰网青岛综合
  • T大

这是一个“善倾听”的亲民时代

这是一个“好政策”的爱民时代

这是一个“强落实”的利民时代

这个时代读懂政策是国人与企业的发展需求

2018年1月3日下午,“大国崛起英才聚力——政能亮青岛”高端沙龙在李沧区绿城·喜来登三楼大宴会厅隆重启幕。本次活动由凤凰网、凤凰网评论、凤凰网青岛、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政府主办。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以识人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而“实施创新引领,加快动能转换,注重人才和科技两大支撑”是李沧实施人才科技战略的大方向。

沙龙现场

2016年,对于李沧区而言,可谓意义非凡。随着国际一流、世界首创的青岛国际院士港迅速崛起,两年来为李沧聚集了大量顶尖人才。以青岛国际院士港为战略引擎,吸引世界级顶尖人才聚集,同时打造高端载体,加快建设、完善青岛国际院士港、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丝路协创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等新兴产业项目,加速培育新动能,以此来带动李沧区的转型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根本,也是“政能亮”一直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

而凤凰网“政能亮”也是自2016年1月开始,迅速成长为“政论IP”,形态逐渐丰富多元,从专栏到沙龙,从报告到访谈,从集结出版书籍到举办高峰论坛,通过与知名意见领袖、重量级专家学者等良好协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理顺政务脉络、理解公共政策、促进政策落地的重要政论窗口。“政能亮”的方法论是:公共视角,解读国务会议;专业操作,透析时局变幻;朴实话语,重构政治形象。本次在青岛李沧区举办的高端沙龙更是“政能亮”在山东的首场落地。

1月3日下午14:00,“政能亮”高端沙龙在青岛李沧区绿城·喜来登酒店启幕。首先,凤凰网青岛总经理、总编辑刘心慧与凤凰网评论部总监、凤凰网政能亮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高明勇、中共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分别致辞。

刘心慧:政能亮+李沧,开创青岛政务报道新篇章

凤凰网青岛总经理、总编辑刘心慧

刘心慧在致辞中肯定了李沧区深耕创新、人才战略取得的成绩,她说道,凤凰网青岛自2012年8月落地青岛以来,秉承着凤凰网的媒体理念和精神,积极为城市建设建言献策,致力于成为青岛城市发展进程的参与者、见证者与记录者。很开心这次能够促成“政能亮”沙龙落地李沧,“政能亮”不仅是“好政策”的传播者,更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助推者。进入2017年以来,李沧的发展有目共睹,尤其是生活在青岛的居民,更能够感受到李沧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李沧区在新时代下的变革,很勇敢,很果断,很多做法极具开创性,甚至走在了全国前列。

高明勇:触达人心深处的焦虑,“政能亮”顺势而为

凤凰网评论部总监、凤凰网政能亮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高明勇

而高明勇的致辞,则是围绕“政能亮”这个“政论IP”本身,给出了其深层次的定义与价值,所谓的“好政策,亮中国”指的是从治国理政的维度,期待看到好的公共政策,专业诠释政务政策,同时也警惕那些违背法治精神的政策,更警惕那些违背现代执政理念的行政现象。关于政能亮的政务观,高明勇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要触达人心深处的焦虑;二是要解读社会深层的问题。

王希静:瞄准顶尖人才,青岛国际院士港打造“后硅谷”模式

中共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

随后,王希静在致辞中表示,人才是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这与本次沙龙主题“大国崛起、英才聚力”是很好的切合。而青岛国际院士港的创设,从一开始就定位在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始终瞄准院士这个顶尖人才的特殊群体,在院士引进的标准上,我们牢牢坚持国际性、顶尖性、中坚性、市场性四项原则,在具体工作的推进上,我们大力发扬直面问题、排除万难、无中生有、始终顶尖的精神。

回溯历史,就是这样的巧合。2016年6月3日,国际院士港正式启动,到2018年1月3日,恰好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院士港从无到有,并且历史性地进入了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另外,习主席新年贺词还提到了“海水稻进行测产”,也充分说明我们坚定不移打造青岛国际院士港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我们在院士港建设上所秉持的远大抱负是可行的,我们在院士引进标准上的坚持是对头的。

在谈及未来发展规划时,王希静继续说道,院士港二期、院士产业核心区进入开工建设阶段,院士港八大板块建设稳步推进。同时,下一步李沧区仍将继续把院士港项目落地和产业成果转化摆在突出位置,将努力实现落地运营项目三分之一,率先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打造主营业收入过百亿级的产业规模。

此外,李沧区已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400名士聚李沧”的聚才计划,一是百名院士住李沧;二是百名使节进李沧;三是百名高管入李沧;四是百名能工巧匠出李沧,总之,各种各类人才都会齐聚李沧,实现顶尖人才聚集,让我们的李沧区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

《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圆桌沙龙环节王希静抛出四大观点

《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圆桌沙龙环节

《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圆桌沙龙环节由王希静书记与曹和平、朱恒顺、高明勇一同参与。

在这个环节,王希静书记围绕主题,结合李沧实际,简要的谈了四个观点,十分精彩。

首先是关于创新的趋势:要靠“集中度”和“显示度”制胜,观察过去一年的创新发展,一个直观感受就是:中国创新、中国企业、中国城市等各层面创新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均显著提升。“集中度”和“显示度”辩证统一,前者决定后者,后者进一步助推前者。

其次是关于创新的基点:青岛国际院士港。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曾讲过一句话:哪里崇拜“脑子”,哪里就有创新。一个城市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找到并不断夯实创新的基点,关键在于必须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对于李沧来说,就是青岛国际院士港。李沧不但要在院士的集中度上取得突破,还要在院士之间产生“化学反应”“核裂变效应”。我们之所以敢于提出院士港要努力开创“后硅谷”模式、打造“创新特区”,就在于像院士港这样在一个区域内高度集中国际顶尖院士人才,是具有独创性、唯一性的。

《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圆桌沙龙环节,中共李沧区委书记王希静发言

未来,院士港要努力实现“两个超越”:一是以最灵活的体制机制,超越科学院、工程院这种传统的科研模式;二是以国际院士顶尖人才集聚和集团化运作发展,努力谋求对硅谷模式的超越。这是我们独特的制度优势决定的,西方国家不具备。

第三则是关于创新的生态。李沧将围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推进院士港八大功能板块建设、以院士港为核心的八大产业平台建设以及宜业宜居宜身宜心的城市环境建设这三个层面的工作。使李沧不仅有科学家,还有企业家、外交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等等。“大道至简”“大道相通”,各领域一流的人才所秉持的人生信念、所具备的高尚品格是相通的。

第四是关于创新的自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自信是在开拓创新的实践中沉淀起来的。我们就在一股信念的指引下,不断攻克一个一个的难关,一点一点地克服不自信的情绪,一个一个地攻克思想观念上的疙瘩,才有了今天的一切。

沙龙现场

展望未来,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障碍,还有待于我们去克服。但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只要我们保持信念、敢于奋斗,只要我们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就一定能够向着目标不断前进。

最后,王希静用自己的理解为“政能亮”赋予了全新的定义:这个政论品牌的名字很有意义,我的理解就是一个明智政府的好政策能够点亮发展之路。在让市场发展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某些特定的地方、特定的发展阶段上,政府明智决策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特定”是什么意思?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当口的李沧,就是这种“特定”。我们加快建设院士港,从根本上要靠市场的力量,但在当前的起步阶段,党委政府的决策意志、执行力、推动力、落实力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本届区委的责任,是责任,就必须扛起来!

圆桌沙龙环节过后,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系主任曹和平和全国人大内务司处长,法学博士朱恒顺带来的主旨演讲。

曹和平:打造独立城市功能体促进经济腾飞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系主任曹和平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系主任曹和平发表主题演讲《2018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与青岛人才引进战略》。

曹和平指出,李沧区把国际院士港与亚马逊中心聚集起来,是非常明智的。院士港作为生产知识、形成产品、变成实验室设计的研发平台,而亚马逊中心作为零售平台,是在产业链的末端,而“一带一路”协同中心作为李沧区政府部门的延展,这个政府公共平台让院士的科研公共平台和零售的市场平台连接起来,未来将会支撑起李沧区未来的经济发展。基于青岛这样一个重制造、实体经济成分特别雄厚的地方,我认为,三个平台的有效结合,能让青岛的GDP在3-5年内合适的方法下增加1.9倍,如果从长远来看,更是不可估量的。

谈到人才聚集,曹和平希望,未来李沧区要继续率先一步建成自己的人力资源集群,迅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要抢人才?曹和平认为,未来,数字、智能都将会使得生产过程变得智能化,产品具有了和人不一样的智慧,管理这种新经济成分的是网络和平台、枢纽,这三个加起来,经济发展就从大工业时代的制造经济向数字和智慧经济去转变,正是因为智慧、人力资源这种内在的需求,使得大国崛起、英才聚力,在今天这个激烈竞争的格局中变得特别重要。

被问到怎么看待李沧现象时,曹和平表示,建设院士港时机把握的很好,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噱头,它是实实在在可以落地的好项目,可以说,李沧区已经为青岛市贡献了一个北京的“海淀区”和“朝阳区”。如果用城市增长国民生产体系用拟人化来比喻的话,“李沧模式”也在为“青岛模式”做贡献。毕竟人才高地的搭建归根到底还是要上升到制度创新层面,“李沧模式”确实来之不易。

朱恒顺:人才高地的搭建,需要制度保障

全国人大内务司处长、法学博士朱恒顺

在著名经济学家曹和平为我们带来精彩的主旨演讲后,全国人大内务司处长,法学博士朱恒顺发表主题演讲《构筑人才竞争的一流环境》。

朱恒顺认为,每个省、每个市甚至每个县乡都在出台政策,招才引智,多数地方还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一个院士、高水平人才同时在多个地方挂名或者以各种方式签合作协议的现象非常普遍。即便是北京、上海、深圳这样占有绝对人才高地的一线城市,也加入了“人才争夺战”,纷纷出台政策,角逐人才争夺。

在30多个省、600多个地市、3000余个县(区)的人才抢夺大战中,如何显现出自己的竞争优势?朱恒顺指出,除了地理环境、平台、物质待遇等因素外,人才发展的环境可能具有决定性意义,“软环境”能让人才安心。所谓的软环境,是指促进人才发展和人才有效配置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能力,以及能够有效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提高人才幸福感、成就感的因素,制度是软环境的本,法治是软环境的魂。越刚性的政策,越有吸引力。好的东西,若能以地方性法规的名义来定义,将会有更强的执行力、吸引力。如果想让李沧区发展做得更大更全面,首先需要有一个制度的保障。

沙龙现场

通过上面精彩的专家演讲与圆桌沙龙环节,为我们诠释了新时代下,科技创新与人才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进入2017年,李沧区始终秉持以人才和科技创新作为城区发展的“两大支撑”,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习近平主席也曾说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极具开创性的李沧区为世人展示了新时代下的奋斗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全国领先的“李沧模式”。例如青岛国际院士港签约院士袁隆平的海水稻研发成果就得到了习主席的肯定,并写进了2018年的新年贺词。

此次,“政能亮”青岛沙龙落地李沧区,不但汇集各方优质观点,助推城区转型发展,而且还能凭借此次沙龙打造出的“政能亮+李沧”样本,将开创青岛政务报道的“创新先河”。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